
睁着眼睛说瞎话?法网球星炮轰上海污染严重,被空气质量数据“打脸”,网友炸锅!
有时候我真的有点搞不懂,有些人出门比赛,是不是把脑子忘在了家里。
赢了球,本来是件开心的事儿。
可偏偏有人,非要给自己加点戏,而且还是那种让人倒胃口的戏码。
说的就是你,法国网球选手,林德内克希。
这位大哥在上海大师赛上赢了球,心情应该不错吧?
结果,他扭头对着自家法国媒体《队报》就是一顿输出。
上来就说,上海这比赛条件太艰难了,湿热得让人没法活。
这我能理解,毕竟天气确实折磨人。
但他接下来那句话,直接让我这个旁观者都原地破防了。
展开剩余87%他一脸严肃地吐槽:“而且我们都知道,中国大城市污染严重,这肯定不利于正常呼吸。”
“我们都知道”?
哥们儿,你这个“我们”里,到底都包括谁啊?
是包括了那些压根没来过、全靠想象力认识中国的人吗?
他说得那叫一个斩钉截铁,好像自己是亲口吸了满肺的雾霾才艰难赢下比赛的。
可事实是什么呢?
我特地去查了最权威的空气质量监测平台IQAir的数据。
就在他比赛的10月5号当天,上海的PM2.5浓度约为17 µg/m³。
这是什么概念?
这跟世界卫生组织的年度指南值基本持平,属于全球范围内的优秀水平。
更直接点,当天的实时空气质量指数是25,白纸黑字地写着两个大字:“优”。
甚至,这个数据对比2024年上海全年14.5 µg/m³的平均值,都高不了多少。
所以,我就想问问林德内克希先生。
你说的“污染严重”,到底是从哪片云彩里看出来的?
你所谓的“难以呼吸”,到底是空气的问题,还是你心中那副有色眼镜的问题?
真正的问题,其实明明白白地摆在那儿。
当天上海的最高气温,一度冲到了恐怖的35摄氏度。
而空气湿度,更是稳定在让人窒息的60%-65%!
这哪是打网球,这简直就是在蒸笼里打桑拿球。
这种天气,别说剧烈运动了,就是坐着不动都一身汗,感觉胸口压着一块湿毛巾。
赛场上的情况,比他的嘴巴诚实多了。
他的同行们,一个个都用身体投了票。
马哈奇,打着打着直接退赛了。
戈芬,更夸张,就打了三局,挥挥手不玩了。
中央场地的鲁内,打到一半就出现了明显的中暑症状,局间休息时队医都上来量血压了。
你看,大家都在受苦,大家都在被这鬼天气折磨。
但区别是,其他人都知道,这是副热带高压带来的极端湿热天气。
只有林德内克希,精准地把锅甩给了“中国大城市的污染”。
这操作,真的太骚了。
中国球迷的反应,一点都不意外。
评论区直接炸了锅,大家火力全开。
有网友直接开喷:“这法国人文化水平看来不咋样,副热带高压带来的炎热天气第一次见吗?高温多云的天气和单纯的阴霾天麻烦搞搞清楚好吧!”
还有人觉得,这已经不是没文化那么简单了。
“这显然就是赤裸裸的‘傲慢与偏见’!”
甚至有人已经开始给他预定“黑名单”席位了,说他跟之前的穆塞蒂、汤森德可以凑一桌了。
这不是我们玻璃心,而是这种张口就来的污蔑,真的让人没法忍。
你身体不舒服,可以抱怨天气,但你不能因为自己的不适,就给一座城市泼上一盆你想象出来的脏水。
可能有人会说:“哎呀,他可能就是一种主观感受嘛,湿热天气确实会让人觉得呼吸不畅,感觉空气很‘脏’。”
没错,我承认。
体感上的“呼吸困难”是真实存在的。
但一个职业运动员,一个走南闯北的成年人,分不清“湿热”和“污染”的区别,你信吗?
这就像一个人在沙漠里快渴死了,然后他抱怨说:“这地方的自来水系统肯定有问题。”
是不是很荒谬?
他不是感受不到真正的原因,他只是懒得去思考,或者说,他下意识地就选择了一个最符合他刻板印象的答案。
在他的认知脚本里,提到中国大城市,后面就应该自动跟上“污染严重”这四个字。
至于事实如何,数据如何,他根本不在乎。
他只需要一个能让他发泄情绪,并且能让他的听众(法国媒体和读者)产生共鸣的靶子。
很不幸,“中国污染”这个靶子,在过去实在是太好用了,以至于到现在还有人在用。
他自己后面也说了,这是一场“生存之战”,考验的是球员的自控力。
听起来挺有道理的。
可一个连自己呼吸困难的真实原因都搞不清楚的人,谈何“自控”?
你连现实都无法正确认知,还怎么去控制和管理自己的身体与情绪?
身体的难受是真实的,但你为这种难受贴上的标签,却暴露了你根深蒂固的偏见。
哲学家阿纳伊斯·宁有一句很经典的话,她说:“我们看到的不是事物的本来面目,而是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。”
这句话放在林德内克希身上,简直是量身定做。
他看到的不是上海真实的空气,而是他心中那个预设的、被西方媒体描绘了无数遍的“污染之都”。
他的每一次呼吸,都带着这个预设的滤镜。
所以,哪怕数据告诉他空气是优,他的身体和嘴巴依然会“诚实”地告诉他:这里污染太严重了。
说实话,我感到挺遗憾的。
都2025年了,信息这么发达,亲自来到这片土地上了,居然还有人抱着上个世纪的旧地图,来寻找自己的位置。
我们欢迎全世界的运动员来这里竞技、交流。
我们为了办好比赛,付出了巨大的努力。
我们坦然承认我们曾经走过的弯路,也为今天环境治理的成就感到自豪。
我们不怕批评,但我们只接受基于事实的批评。
而不是这种,闭着眼睛,凭借着遥远的想象和过时的偏见,就随意下的断言。
我们张开双臂,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,但我们的怀抱里,容不下一粒名为“偏见”的沙子。
希望林德内克希先生,在磨炼球技的同时,也能抽空更新一下自己的知识库。
毕竟,赢得比赛靠的是实力,而赢得尊重,靠的是脑子。
发布于:辽宁省冠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